中国的养老需求是一个“枣核型”结构,处于枣核中部的老年群体,数量最多,处境也最为尴尬。其根本原因是针对普通老年群体的普惠型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推动普惠养老发展,一方面要强调对普惠服务能力的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发挥作用。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中国式养老难题,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一个话题。特别是人口老龄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相伴随,又叠加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收入差距,使得当下的养老问题变得格外复杂严峻。
前不久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推动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格局初步形成,但这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打消人们对未来养老问题的焦虑,毕竟从文字规划到真正落地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总体看,短期内解决好养老服务“买不到、买不起、买不好、买不安心”的问题,并非易事。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基数大、发展快,“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特点,让中国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更为突出。有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是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至10000美元时才进入老龄化阶段,而我国则在人均GDP仅为1000美元时就已进入,这意味着,无论是养老资金的投入还是基础设施的供给,均满足不了人口老龄化的需求。
对中国的养老需求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是一个“枣核型”结构,位于两端的分别是富裕人群和困难人群:富裕人群的高端养老需求,可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困难人群的养老需求,可以由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加以兜底。恰恰是处于枣核中部的老年群体,数量最多,处境也最为尴尬——高端养老院住不起,低端养老院不愿住,公办养老院则需要很长的排队周期。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形,根本原因仍是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特别是针对普通老年群体的普惠型养老服务方面,供给缺口更是庞大。对此,有关部门早在2019年初就启动了“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当年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14亿元,新增养老床位7万张。从数字上看,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平摊到亿万级老年人口这个“分母”上,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普惠养老能否真正破解中国民众的养老焦虑,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从发展方向上看,决策层很重视,市场也有呼应。2021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强调,“要织牢兜底性养老服务网,同时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这些都为推广普惠养老夯实了基础。
与财政兜底的基本养老、完全市场化的高端养老相比,普惠养老更加强调构建一种面向社会大众、主要依靠市场供给且由政策引导的养老服务体系。它通过对养老服务价格的合理引导,最大程度地满足普通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同时,普惠养老的另一大着力点是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培育。比如,通过运营家庭养老床位,将服务延伸至家庭;又如,推动乡镇、街道层面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机构功能互补,共同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等。
要看到,仅靠公共财政唱“独角戏”,难以解决普惠养老的资金缺口。受回报周期长、回报率偏低等因素影响,普惠养老项目往往并不被产业资本青睐,而国内普惠养老金融市场也刚刚起步,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在此背景下,推动普惠养老发展,一方面要格外强调对普惠服务能力的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发挥作用,努力在优质服务和合理价格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顾阳)
编辑:马静
忒色 (现场抽奖 图10(右一)新加坡旅游局华西处处长谢锦川) (活动现场 图11,图12) 新加坡旅游局华西处处长谢锦川也莅临此次活动,与西安市民共同参与了此次集美食与文化为一体的新加坡旅游品牌宣传活动,并表示 2022-06-28
忒色 时隔一年,音乐剧《丝路之声》全面升级,载誉进京,成为中国第一部“巡演+驻演”模式的文旅音乐剧 2022-06-24
忒色 2022-06-23
忒色 随着新藏线的沿线旅游开发和四个驿站的建设使用,吸引了大量中高端客群,如自驾车、摄影、徒步、骑行爱好者等 2022-06-22
忒色 2022-06-20
忒色 2022-06-20
忒色 距离西安仅4小时车程、不折不扣的康氧目的地+度假首选地 2022-06-17
忒色 2022-06-16
忒色 2022-06-14
忒色 2022-06-10
忒色 2022-06-07
忒色 今天(6月23日)上午,由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主办,西安市鄠邑区人民政府、西部网承办的“世界青年看陕西”系列主题活动在西安市鄠邑区启动。在第二站在非遗文化馆来自巴基斯坦的世界青年代表夏豪体验非遗面塑,我们跟随Vlog一起去看看他手艺如何?
202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