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城医养结合“康”“颐”相伴

时间:2020-05-14 14:40:25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江苏:宿城医养结合“康”“颐”相伴

康颐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圆说,有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家养老人员不出家门就可看病调药


看到江苏宿迁宿城区康颐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居家养老服务团队的助老员——杨春苗和同事上门,出院才三四天的宿城区蔡集镇樊湾居委会居家养老人员杨林慢慢起身迎了出来。

“哎,一年至少住院三四次。幸亏党的政策好!”杨林的丈夫感慨地说。

就在20多天前,曾因高血压引发脑梗阻的杨林突然感觉不适,赶紧打电话联系杨春苗——儿女都不在身边,这一年多来,杨林两口子已经习惯了有事找杨春苗。很快,杨春苗乘坐蔡集镇医院的救护车赶来,将老人送到医院治疗。

这是宿城区探索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模式的一个真实事例。

承担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任务的宿城区,养老服务工作一直走在宿迁前列,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服务体系。

但是,随着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不断升级,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亟待解决:居家和社区养老人员多患有老年病,一年中大病小病不断,反复在家里、医院“折腾”,费时费力更费事。这也是众多老人最大的心病。

于是,宿城区开始新的探索,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医养康”三结合要求,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从老有所养向老有“康”养、老有“颐”养转变。

家庭医生入户诊疗,老人不出家门就可看病调药

为樊湾居委会85岁的薛理英量过血压后,杨春苗有点担心。给老人理发时,她告诉老人:“这次测量血压偏高,再观察一两天,不行就请签约服务的家庭医生上门来看看。”

作为助老员,按照规定,杨春苗每个月至少要上门两次,为薛理英提供入户关爱、理发、代购物品及康复护理等居家养老服务。

杨春苗是个热心人。每次上门,给老人打扫卫生、理发、量血压,帮老人择菜、买煎饼,和老人拉呱聊天,手脚不闲,像亲闺女一样,给老人带来很大慰藉。

但是,对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杨春苗只能帮量量血压、揉揉肩、捏捏腿,更专业的就无能为力了。

这是个问题。要知道,虽然居家养老服务团队才成立一年多,但是服务对象已经有3100余名——这几乎占据了宿城区乡镇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的“半壁江山”。

但是,这又不是个问题:康颐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推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我们以居家养老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的医养结合模式,将政府购买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对象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和优先对象,主动上门提供及时便捷的诊疗护理、康复指导和送医送药服务。”康颐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圆说,有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家养老人员不出家门就可看病调药。

与薛理英签约服务的家庭医生是朱伟,蔡集镇医院医务科主任,也是该院老年病科的一名临床医生,对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如糖尿病、慢阻肺、脑卒中、高血压等疾病有一定的诊治水平。

“我们医院目前有40名医生为居家养老人员提供护理服务和医疗履约服务。作为签约服务的家庭医生,我会仔细为老人检查身体。”朱伟说。

自2019年建立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以来,宿城区为超过30%的65周岁以上重点困难老人“聘请”了家庭医生。

“我们力争到今年年底,与65周岁以上重点困难老人的签约率达到35%,同时扩大覆盖面,向更多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服务。”宿城区民政局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坤介绍道。

“医养康”服务“一条龙”,老人住院康复都有“绿色通道”

今年4月初,助老员许连侠上门为蔡集镇集南居委会独居老人宋立成提供服务时,发现老人出现头晕、走路颤颤巍巍等现象,便立即联系蔡集镇医院及老人的签约服务家庭医生刘松。

15分钟后,救护车将老人接到蔡集镇医院急诊科,已经下班回家的刘松也接到电话赶回医院。经过会诊和相关检查,老人被紧急安排在24小时有专业人员护理的康颐护理院,接受治疗和专业护理。几天后,老人身体好转准备出院。许连侠提前联系好车辆将老人送回家,并把一切安排妥当后才离开。

“我们医院作为康颐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的母公司,为居家养老服务所覆盖的老人开通院外急救、院内抢救、先诊疗后付费及特困老人诊疗费减免等‘绿色通道’,时刻保障老人生命安全。”蔡集镇医院办公室主任蔡同磊说。

作为康颐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的“亲兄弟”——康颐护理院,不仅收住宿城区五保失能老人80余人,而且对住院后需要进行康复护理的老人也开通了“绿色通道”:享受高质量、专业级的护理。

这种“医+养+康”模式,正是宿城区力推的。近年来,该区一方面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鼓励城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设立“健康小屋”,配备医务室、康复室等,并与村居(社区)卫生室签订合作协议,将困难老人关爱项目与基层卫生机构家庭签约服务项目相结合,推动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向“医养康”结合型护理中心(站)、康复站转型;另一方面,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居家为老服务,探索“医养康”一体化基础医疗与健康管理保障体系,建设以区“医养康”综合体为中心、乡镇(街道)“医养康”服务(中心)站为纽带、村居(社区)“医养康”定点服务与流动健康筛查为基础的三级联动服务体系,为老人提供全天候、全覆盖的健康与风险评估、健康宣传、康复护理、慢性病管理等“医养康”一体化服务。

截至目前,宿城区已有养老机构22家、床位4366张,其中医养结合机构6家、护理床位2215张;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个。

智慧平台留“档案”,老人健康24小时有人守护

鼠标轻轻一点,一位老人的健康档案就显示出来:签约服务家庭医生上门时间、检查出的问题、后续治疗情况等,全都“记录在案”。

这个医养结合智慧居家养老平台,是康颐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借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动开发的。

“平台集中了居家养老服务、健康档案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生活能力评估等功能,是国内第一款集居家养老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于一体的服务监管平台。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APP等,对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助老员、家庭医生进行有效监管,有利于助老员、家庭医生更高效地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张圆介绍道。

在宿城区民政局也有一套类似的系统——宿城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

“宿城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不仅显示每名居家养老人员的详细信息,而且为每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包括老人的既往病史、诊治情况、家族遗传病史、现病史、体检结果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等情况,随时更新。依据健康档案,线下服务人员可以了解老人健康需求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报告为老人进行健康管理和健康指导。”刘坤说。

小小的一份健康档案,让居家养老变得温馨又从容。

编辑:杨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 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朱鹮

    忒色 4月9日上午,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今年首只人工孵化朱鹮顺利破壳 2024-04-25

  • 书店的N种样子

    忒色 如今,西安还有不少像万邦古旧书房一样的古旧书店,它们开辟出了一个平静独处的角落,为喜欢古旧书的读者留下一方精神家园 2024-04-23

  • 韩城:千年古城传新韵

    忒色 1991年,韩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成立,出台《韩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管理办法》,强化对古城的保护 2024-04-22

  • 繁花似锦 秦韵悠长

    忒色 图为4月14日航拍宁陕县秦岭乡村绿道一角 2024-04-18

  • 曲江文旅2024长安踏春季活动启动

    忒色 穿着华服的“花神”翩翩起舞  4月14日下午,12位身着华服的“花神”现身大唐芙蓉园并巡游,这也意味着曲江文旅2024长安踏春季活动正式启动 2024-04-16

  • “陪拍”消费成西安年轻人时尚潮流

    忒色 一位“00后”“陪拍师”小张告诉记者,最近公园里不少来拍照的人手里拿着反光板、相机,甚至还带了小板凳、折叠梯——这其中很多都是“陪拍师” 2024-04-16

  • 西安打造“微短剧好莱坞”的无限可能

    忒色 演员市场成熟、拍摄场景丰富、制作公司水平在全国都称得上数一数二,西安发展微短剧产业十分有优势 2024-04-16

  • 在农科城奋力奔跑

    忒色 赛事期间,杨凌示范区酒店延迟至15时退房,新增7辆“杨马”专列,赛前赛后安排摆渡车,为参赛选手提供免费营养早餐……今年的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上,还有4120名青年志愿者活跃在赛场各处,提供赛道补给、线路引导、物品发放、医疗救助等服务 2024-04-15

  • 彩鹮的小伙伴也来啦

    忒色 两只彩鹮现身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供图    本报讯 (首席记者 龚伟芳) “彩鹮的小伙伴也来啦!”近日,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又传来好消息,在清明节假期刚刚现身的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彩鹮,引来了另一只彩鹮小伙伴,让人大呼惊喜 2024-04-11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